大明第一首辅 第220节(2/2)

&esp;&esp;“我要吃炸肉条!”

&esp;&esp;“吃吃吃。”

&esp;&esp;“炸紫苏也想吃。”

&esp;&esp;“吃吃吃。”

&esp;&esp;江芸芸一脸心痛:“你少吃点,我还要给我舅舅买礼物呢。”

&esp;&esp;“那你舅舅的礼物,我给你买了。”黎循传大手一挥,豪气说道,“你舅舅就是我舅舅,这钱我出了。”

&esp;&esp;江芸芸立马点头:“行,我替我舅舅谢谢你。”

&esp;&esp;两人走在南京繁华的街道上,江芸芸对两侧的店面了然于胸,时不时对着他介绍着。

&esp;&esp;“你对南京也太熟悉了,瞧着都不是第一次来的样子,”黎循传惊讶说道,“你这考试都没复习吗?”

&esp;&esp;“一直都在复习啊,我可是一天做两套卷子的人,南北两市是我这几天出门逛的,不过都逛好了,今日还打算去城外看看,你回来正好给我带带路。”江芸芸说。

&esp;&esp;“行啊。”黎循传雀跃说道,“好久没跟着你胡作非为了,我也好想念啊。”

&esp;&esp;江芸芸不悦说道:“什么胡作非为,我做的可都是正经事。”

&esp;&esp;黎循传确实不信,讨嫌地靠过来,好奇问道:“哎,你这一个多月在南京就一直在家里读书。”

&esp;&esp;江芸芸面不改色说道:“对啊,一直在家读书,可认真了!”

&esp;&esp;黎循传皱了皱眉,摸着下巴一脸不解:“不应该啊,南京这么多纨绔子弟一个也没撞到你手里。”

&esp;&esp;江芸芸眨巴眼:“我好端端去招惹他们做什么。”

&esp;&esp;黎循传打量着江芸芸,越想越不对劲:“你当然不会主动找他们,但这群人一向眼高过顶,只要你出门的机会,就一定能撞到他们在为非作歹。”

&esp;&esp;说话间,就看到有个纨绔子弟正拿了一个小摊贩上的一个面具,还不给钱。

&esp;&esp;那小摊贩唯唯诺诺不敢说话。

&esp;&esp;“喏,你看,这是南京刑部尚书的小孙子,这人没啥大毛病,就是喜欢拿东西不付钱,因为家中不给他月俸,穷得响叮当,你看按照这个次数,这群人迟早得有一个人得犯到你手里,虽说应天府的大人物咱们惹不起,这些纨绔子弟不过是狐假虎威的纸做老虎,按照你的手段,收拾收拾那完全是没问题的。”

&esp;&esp;“我一直在安心读书呢。”江芸芸收回视线,理直气壮强调着,“只玩了一天!”

&esp;&esp;“哈,可唐伯虎可不是这么听话的人。”黎循传眯了眯眼,摸着下巴,越想越可疑,“你有事瞒我?”

&esp;&esp;江芸芸面不改色说道:“反正我不会主动招惹别人的。”

&esp;&esp;众人说话间,边上一个茶楼里的人突然往外涌了出去。

&esp;&esp;“哎,怎么了?”黎循传随手抓过一个人问道。

&esp;&esp;“衙门口有热闹。”那人兴奋说道,“有对母子状告唐源杀人越货,现在正跪在大门口喊冤呢!”

&esp;&esp;黎循传啊了一声,还没想明白怎么回事,突然被江芸拉着手带跑了。

&esp;&esp;“你怎么也要凑这个热闹啊。”黎循传边跑边说,“你不知道,这个唐源是小守备太监,背靠京城大太监李广,和首辅刘吉关系密切,虽然是个草包,但我们可惹不起,这事也十有八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。”

&esp;&esp;江芸芸没说话,跑到衙门前,门口已经围了一大圈人。

&esp;&esp;远远的还看到几个熟面孔。

&esp;&esp;“江公子!”徐家的仆人立马围了过来,愁眉苦脸说道,“这可怎么办啊?陈二娘带着平安来告状,说平安是之前那个失踪的秦淮河傀儡戏班的班主儿子!”

&esp;&esp;第一百零四章

&esp;&esp;衙门内, 应天府府尹冀绮急得都要上火了。

&esp;&esp;“怎么又出来杀人案子啊。”冀绮看着手中写了一半的折子,嘴里直发苦。

&esp;&esp;“唐源又不是没杀过人。”通判范昌龄头也没抬起来,把几个州县上交的农时折子放在一起,按照轻重缓急, 小心比较着。

&esp;&esp;应天府这几年一直受灾, 所以粮食调度一定要精细到县, 把所有人都算清楚, 务必每户百姓都能得到妥善安置。

&esp;&esp;冀绮一怔,手中的笔也跟着微微一动, 在还未写好的折子上划出一道墨痕。

&esp;&esp;他自然是知道唐源手上是不干净的, 这样的蠢货怎么可能只是好吃赖吃的饭桶,但那些血腥残忍的事情不是都没放到台面上,所有人都只当没看到, 所以他刚才才下意识惊呼怎么又多了一个人命案子。

&esp;&esp;“我动作已经够快了, 没想到别人也不赖。”冀绮叹气, “这事看来是结不了了。”

&esp;&esp;“唐源这些年在应天府也是耀武扬威, 不可一世的人物, 得罪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。”通判范昌龄终于从折子里抬起头来, 平静说道,“而且永远是沉默的人更多。”

&esp;&esp;冀琦手指微动, 脸上却露出为难之色,轻轻叹了一口气,随后抬眸笑说着:“瞧着平昌也对此有些意见。”

&esp;&esp;范昌龄微微一笑, 神色松然:“唐源为首的那些太监这几年在应天府作恶多端,手段惨烈, 酿成多少祸事, 可偏偏有人庇护, 人人畏惧,若非如此,岂能到今日才得以暴露在日光下,可即便他当时扰乱考场,祸害考生,危害举国不可轻的伦才大事,想来一开始大家也都是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的态度。”

&esp;&esp;冀琦脸上有点挂不住了。

&esp;&esp;应天府官场复杂,国公侯爷也数不胜数,哪是能快意恩仇的地方,牵一发而动全身,众人也都是各有各的考量。

&esp;&esp;“平昌一时冲动,话语失岩,还请府尹不要介意。”倒是范昌龄先一步察觉到他的不悦,先退一步,笑说着。

&esp;&esp;这些时刻,冀琦也不好追究他的态度,只好僵硬转移话题:“还是让衙役先把人带进来,仔细问问到底是什么事情。”

&esp;&esp;“是吧,毕竟事情不能闹得太大。”范昌龄笑说着。

&esp;&esp;冀琦被阴阳怪气了一下,却只能忍着气不反驳,脸上甚至要含笑地目送他离开。

&esp;&esp;等人走后,他脸上才露出叹息之色,看着已经被墨迹弄坏的折子:“这都什么事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