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颜显清也不一定要他说出来路,他又望了眼门口,见到四下没人就凑到秦驰耳边嘀咕。
&esp;&esp;秦驰听的时候神色未曾变过分毫,内心如何想就不得而知。
&esp;&esp;明成帝果然不按理行事。
&esp;&esp;昨日众位大臣辛苦写的奏疏,他一条都不曾采取,今日便下了旨意,准备让朝中官员来平掉烂账,文书正在起草当中。
&esp;&esp;把朝廷的烂账平摊到官员的身上,历来帝王都不曾干过这种荒谬之事。
&esp;&esp;“各个衙门的烂账,由衙门自己负责。按照陛下的意思,品阶越高的官员摊分的额度越大,拿不出银子的官员,可以用未来的俸禄来顶数。”颜显清想说不愧是陛下。
&esp;&esp;仅有他能想出这法子了吧。
&esp;&esp;国库空虚之时,曾用香料和布匹等来代替俸禄。如今拿库存里用不上的东西来顶,明面上看着确实是无可厚非,反正有前例参照。
&esp;&esp;其实这样做的后患无穷。
&esp;&esp;朝廷的俸禄本身就不高,光凭俸禄官员养活一大家子都不容易,再闹出这么一出,几乎就是在威迫一些官员去徇私枉法、贪污受贿。
&esp;&esp;秦驰从颜显清那里离开。
&esp;&esp;再去找到吕延吉和路柏舟。
&esp;&esp;果然见到二人正在起草文书。
&esp;&esp;秦驰心想果真被洪叔猜中了,明成帝更偏于宁国公的提议,一般来说有远见的君王,都不会答应这种做法。
&esp;&esp;心头沉甸甸的离开了翰林院。
&esp;&esp;秦驰又回了工部。
&esp;&esp;刚到工部就听到了一个消息,说是明成帝批了府尹的奏折,让他照律法判决。
&esp;&esp;有刘炳正从中周旋。
&esp;&esp;府尹碍于压力,还是将刘光润判了三年徒刑,其他从犯差不多的惩罚。
&esp;&esp;这案子成了今年京师判决最快的。
&esp;&esp;消息传到了刘家。
&esp;&esp;刘家的老太太一听,便气得昏倒了过去。
&esp;&esp;后宅的女人乱作了一团。
&esp;&esp;“快去请老爷,老太太听到大爷判了三年徒刑,气得昏倒了过去。”
&esp;&esp;有个伺候老太太的老嬷嬷连忙让人去通知。
&esp;&esp;本来在书房商议此事的刘炳正等人,一听到这个消息气得不行,“不是让人别将消息告诉老夫人的吗?到底是谁泄露了消息。”
&esp;&esp;“是,是大夫人娘家来人说的。”旁边的随从说道。
&esp;&esp;这可把刘炳正气死。
&esp;&esp;如果他母亲有个三长两短,他就要丁忧。
&esp;&esp;在这段时间内,官员需要回籍守丧,并停止升转和俸禄。
&esp;&esp;因此他早早就提醒了府里的人,禁止他们把消息告诉后院里的老太太,老太太最疼他的大儿子刘光润。
&esp;&esp;刘炳正让随从拿上药箱,自己亲自过去给老太太诊治。
&esp;&esp;一路上其他刘家的子弟也跟着过去。
&esp;&esp;刘家二爷问道:“父亲,大哥的事情怎么办?要不要再去打点,找人通融通融。”
&esp;&esp;“该找的人都找了,还能找谁?现在陛下关注此事,谁敢在这个时候相帮?”刘炳正心里同样是火急火燎。
&esp;&esp;他手里不是没有人脉。
&esp;&esp;用在他大儿子身上,总感觉是浪费。
&esp;&esp;刘炳正去了后宅那里。
&esp;&esp;给老太太见过之后,最后等老太太醒来,迫于老太太的请求,还是答应去求人。
&esp;&esp;离开了后院。
&esp;&esp;刘炳正纠结过后,暗中还是联系了人。
&esp;&esp;一个时辰之后。
&esp;&esp;有一个人敲了敲宋锦后院的门。
&esp;&esp;秦七去开门,那人说要找宋锦,说是济方药铺的伙计。
&esp;&esp;宋锦私下见了人。
&esp;&esp;那人过来行过礼之后,便禀报道:“东家,刘炳正的长随去了西街的一间杂货铺子,只买了一点东西就离开了。”
&esp;&esp;事情当然不仅如此。
&esp;&esp;杂货铺仅是一个传递消息的障眼法。
&esp;&esp;探子查到了,说刘炳正约人见面,具体要约的是谁,跟踪杂货铺的掌柜之后,发现对方又去了一间茶叶铺。
&esp;&esp;最后茶叶铺的掌柜去见了一个中年人。
&esp;&esp;那人说道:“我们跟踪过了,那个中年管事,是杨家的下人。”
&esp;&esp;“不错,有赏。”
&esp;&esp;宋锦一高兴之下,掏出了百两的银票,“回去给兄弟们分了。”
&esp;&esp;“多谢东家赏赐。”
&esp;&esp;那人高兴的退了下去。
&esp;&esp;第292章 面具男人
&esp;&esp;盯上了刘家多年,终于发现了线索。
&esp;&esp;刘炳正和杨阁老私下确实有来往,而不是如先前那般全凭宋锦的个人推测。
&esp;&esp;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