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2章(2/2)

&esp;&esp;刑部尚书打了个寒颤。

&esp;&esp;陛下这是又要有大动作了!

&esp;&esp;一个时辰后。

&esp;&esp;在京城的锦衣卫几乎全部出动,将杨府和刘家包围,锦衣卫直接破门而入,将府上的主子和下人全部赶到了一处。

&esp;&esp;再开始搜查和搜身。

&esp;&esp;杨阁老连同反应都不曾,便被赶到了前面的庭院。

&esp;&esp;当见到锦衣卫上门,二话不说便搜查。

&esp;&esp;杨阁老便知道杨家大势已去。

&esp;&esp;刘炳正本来在太医院当值,锦衣卫出现就将他捉住,关入了大牢,连解释都不需要说,人就去搜查刘家。

&esp;&esp;主要搜查的,是刘炳正的书房。

&esp;&esp;但凡是涉及到医书,都被锦衣卫带走,在刘炳正的书房里还有个机关,找到了一间密室,里面存放了大量的医书。

&esp;&esp;“统统带走!”

&esp;&esp;锦衣卫指挥使拿起其中一本翻着。

&esp;&esp;翻到最后一面。

&esp;&esp;上面赫然有一处被用墨汁涂抹过。

&esp;&esp;再拿起一本,同一个位置也是,其他的书都是大同小异。

&esp;&esp;不用说了,墨汁是要遮掩什么。

&esp;&esp;按他所知宋氏的藏书最后一面,都会有宋氏的族徽印章。他将当中一本医书拿起,扔给随行的一人,“拿去找人想办法,看一看墨汁遮掩的是什么。”

&esp;&esp;“是,大人。”

&esp;&esp;那人拿着医书匆匆离去。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袁府。

&esp;&esp;有下人匆匆去禀报袁尚书。

&esp;&esp;袁尚书这几天忙得焦头烂额,偏生族人几乎都被关在衙门的大牢里,他们的家眷天天登门,一个个哭哭唧唧的来向袁尚书求助。

&esp;&esp;他不好出面,也不想出面。

&esp;&esp;便让家中女眷招待他们。

&esp;&esp;袁尚书不想救吗?

&esp;&esp;想!

&esp;&esp;可他被禁足了,出不了门。

&esp;&esp;递上去的密奏,又一直没有动静,袁尚书都快要以为明成帝要包庇杨家人,他几乎快要绝望了,都已经做好了等死的心里准备。

&esp;&esp;今日突然峰回路转?!

&esp;&esp;“锦衣卫出动了?这事儿当真?”

&esp;&esp;袁尚书憔悴的面上突然爆发出惊喜,当听来禀报的人肯定的回答,他放声哈哈大笑了起来,还笑出了眼泪,“杨家!杨正凯那老匹夫,你也有今日!哈哈哈哈……”

&esp;&esp;第333章 杨阁老入狱

&esp;&esp;杨阁老面对着锦衣卫指挥使。

&esp;&esp;一时之间,什么话都说不出来。

&esp;&esp;当见到这人出现的时候,杨阁老便知道下令的人是明成帝。

&esp;&esp;这人仅听命于明成帝。

&esp;&esp;是明成帝养的最忠心的一条狗,让他去咬谁就咬谁,根本不需要理由或是对错。

&esp;&esp;“我们杨家做错了什么?做错了什么?到底是做错了什么?!”

&esp;&esp;杨阁老悲从心来,老泪纵横。

&esp;&esp;杨大爷上来扶住父亲,“父亲莫要太过伤心,我相信陛下会还我杨家一个公道的。”

&esp;&esp;杨家其他人同样有此想法。

&esp;&esp;杨家的家风向来清正,可不是蝇营狗苟之辈。因此在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上来,一些小辈是害怕,却又不曾绝望。

&esp;&esp;锦衣卫持刀看守着他们。

&esp;&esp;一个个面无表情,无动于衷。

&esp;&esp;包括锦衣卫最大的头子指挥使大人,从闯入杨家开始,他就是惜字如金。

&esp;&esp;搜查还在继续进行。

&esp;&esp;只可惜寻找了这么久,并没有找出什么东西,由此可见杨阁老是个谨慎到极致的人。在他的书房里,不曾有任何的密室和暗格。

&esp;&esp;看着就如同普通人的书房,连同奢华的摆件都没有找到一件。

&esp;&esp;不要以为没有找到证据就没事。

&esp;&esp;明成帝行事从来不仅是讲究足够的证据。

&esp;&esp;最后杨阁老被锦衣卫带走,关入了邢部大牢,在他对面的牢里,正好关着刘炳正。

&esp;&esp;此时刘炳正身上,还穿着太医院的官服,他扶着牢房的木栏,心惊问:“杨阁老,您这是……”

&esp;&esp;杨阁老向他使了使眼色,遂面露苦色道:“我也不知道。”

&esp;&esp;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