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dt css="rd">
&esp;&esp;第二天一大早,等到老朱他们都去上朝,马娘娘派人以思念外孙为由,将安庆公主及其子女喊来宫中。
&esp;&esp;安庆公主还不知道,自己即将面对的是什么。
&esp;&esp;只以为母亲对自己宠爱,心中非常得意,打扮的雍容华贵的就入宫了。
&esp;&esp;然而她不知道的是,就在她踏入皇城的时候,朝堂之上左川、陈瑛等理学派官吏,对欧阳伦发起了弹劾。
&esp;&esp;“欺压百姓、欺辱官吏、走私……可查到的数额高达六十余万贯……”
&esp;&esp;“证据确凿……请陛下严惩之……”
&esp;&esp;当一条条罪状,尤其是走私数额被公布,朝堂直接炸了。
&esp;&esp;群臣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&esp;&esp;若是真的,那后果可太严重了。
&esp;&esp;以徐达的城府,都震惊到失去面部表情管理。
&esp;&esp;不是他没见识,而是……好吧,他承认自己确实见识短浅了。
&esp;&esp;在大明朝,一个人十年时间贪了国家六十余万贯,不说绝无仅有,那也是凤毛麟角了。
&esp;&esp;要知道,老朱最痛恨贪腐,制定律法极为严格,贪污六十两就是死刑。
&esp;&esp;这么多钱,够欧阳伦死一万次了。
&esp;&esp;关键还是在这个敏感的时候。
&esp;&esp;以理学为首的儒家,正在和皇帝争夺法礼的掌控权。
&esp;&esp;这件事情,必将成为理学攻击皇权的利刃。
&esp;&esp;反应快的已经意识到,问题比想象的更麻烦。
&esp;&esp;不论皇帝如何处置,都是必输之局。
&esp;&esp;依照律法处死欧阳伦?那你皇家的颜面何在?
&esp;&esp;以后还怎么维持自己的特权?
&esp;&esp;而且理学完全可以告诉世人,是他们逼迫皇帝这么做的。
&esp;&esp;处死欧阳伦,就是向理学低头认输。
&esp;&esp;把欧阳伦保下来?那将彻底输掉道义。
&esp;&esp;皇权一旦失去大义这个光环,后果太严重了。
&esp;&esp;且,今天你无视律法将欧阳伦保了下来。
&esp;&esp;以后别人犯法,你还能理直气壮的处置?
&esp;&esp;好不容易纠正过来的风气,将会再次败坏,且会比以前更坏。
&esp;&esp;也就是说,这就是必输之局。
&esp;&esp;大明立国已经三十年,现在已经人心归附国祚稳固。
&esp;&esp;朝堂不缺忠诚之士。
&esp;&esp;眼见皇权面临如此挑战,这些人都面露担忧之色。
&esp;&esp;尤其是勋贵集团,更是和大明一荣俱荣的关系,恨不得跳出来将左川等人当场斩杀。
&esp;&esp;面对理学派的进攻,老朱似乎被打的措手不及,好半天都不说话。
&esp;&esp;朱雄英一副要冲出来的样子,陈景恪则在一旁拉着他,不让他出来。
&esp;&esp;左川等人更是得意,这一次又赌对了。
&esp;&esp;士气大振的他们,再次齐声逼迫老朱表态。
&esp;&esp;这时,老朱终于开口,用怪异的腔调说道:
&esp;&esp;“此事……可属实?”
&esp;&esp;左川大声说道:“蓝田县巡检就在宫外,还有其他数名证人,以及更详细的证据,此刻都在宫外。”
&esp;&esp;“陛下若是不信,可传他们进殿当场审问。”
&esp;&esp;老朱再次沉默了许久,才说道:“将证人及证据,全部移交锦衣卫……”
&esp;&esp;他话才刚出口,就被左川打断:“陛下,依照国法,如此要案当由三司会审。”
&esp;&esp;“况且,锦衣卫不过是天子亲军而已,自古以来岂有亲军执掌司法之事。”
&esp;&esp;这时,国子司业也就是诸侯王培训工作的负责人赵谦,站出来斥责道:
&esp;&esp;“左侍郎,你口口声声言国法,哪一条国法让你如此不忠君上的?”
&esp;&esp;左川反驳道:“赵司业莫要血口喷人,我何时不忠了?”
&esp;&esp;“难道我劝谏皇上行王道之事,就是不忠吗?”
&esp;&esp;“倒是你赵司业,身为国子司业不能匡扶君主之过,只是一味阿附,才是真正的奸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