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天将军 第678节(2/2)

&esp;&esp;这玩意竟然顶替李帅,成为首席宰相?

&esp;&esp;越想越愤怒!

&esp;&esp;但李瑄没有听他们多说,吩咐行军司马王滔,将准备好的肥羊宰杀,犒劳全军。并取出美酒。

&esp;&esp;宴饮过后,这些获得勋章的将士,还要回到各自的军中。

&esp;&esp;在宴会上,李嗣业跳起胡舞,高大的身躯,像猛虎一种气势,有一种雄健之美。

&esp;&esp;李瑄也不吝啬,他在军中弹奏琵琶,是他最得意的《十面埋伏》,他担心远处的士兵无法听到,在各个方向连续弹奏四五次。

&esp;&esp;李瑄拿出精馏烈酒,给有士卒们品尝。

&esp;&esp;没喝几杯,就醉倒一片。

&esp;&esp;士卒们唱着“黑云压城城欲摧,甲光向日金鳞开”的嘹亮曲子。

&esp;&esp;这种与士卒同乐,让士卒对李瑄的敬重无以复加。

&esp;&esp;几乎每个士卒,都能背出一首李瑄的边塞诗,作为卖弄的资本。

&esp;&esp;自从今日开始,在安西、北庭军中,就有一众思想在流传,短时间内传遍全军。

&esp;&esp;大概意思是杨国忠和一些大臣、豪强,排挤李帅,安禄山向圣人进谗言,才使李帅郁郁不得志,在安西领兵作战,无法展现心中抱负。

&esp;&esp;士卒们感同身受,不能自己。

&esp;&esp;这一夜,注定有人醉倒,也有人彻夜难眠。

&esp;&esp;时间转瞬,到达八月初。

&esp;&esp;李瑄告别长离和姜月瑶,强行拉着边令诚,启程回长安。

&esp;&esp;同行的还有李嗣业、车神塞、张兴、程千里四个获得英雄勋章的人。

&esp;&esp;李瑄只带着一百名亲卫,一人四马,轻装简行,力求快速。

&esp;&esp;但边令诚这个死太监拖延李瑄的步伐,被李瑄一路催促。

&esp;&esp;直到九月下旬的,才到达咸阳。

&esp;&esp;或许这是李瑄最后一次以臣子的身份回长安。

&esp;&esp;第350章 不一样的朱雀街,长安百姓的期望

&esp;&esp;“天水王,圣人令你在咸阳驿站歇息,明日右相和左相会带你入长安,圣人在花萼相辉楼,摆好酒宴,要清洗干净,以免让圣人扫兴。”

&esp;&esp;李瑄到达咸阳驿站后,中官袁思艺向李瑄等人宣诏。

&esp;&esp;和之前的中官宣诏不同,袁思艺面白无须,长相阴柔,说话的时候眉毛上挑,趾高气扬,像是不将李瑄放在眼里一样。

&esp;&esp;连之前的边令诚,都不敢用这种表情对李瑄说话。

&esp;&esp;以往的内常侍林招隐、黎敬仁等,一直对李瑄必恭必敬。

&esp;&esp;“你怎么敢用这种语气对天水王说话?”

&esp;&esp;车神塞见袁思艺目中无人,陡然大怒。

&esp;&esp;边令诚已经让他们很不满了,现又有这么一个货色。

&esp;&esp;“你是何人,为什么敢对圣人使者无礼?”

&esp;&esp;袁思艺瞪着车神塞,就欲大怒。

&esp;&esp;他现在可是能和高力士平分秋色。

&esp;&esp;以前见李瑄对高力士恭恭敬敬的模样,他也想体验一把。

&esp;&esp;正是目睹过李瑄恭敬对待高力士的事情,才让袁思艺产生一种“他行我也行”的错觉。

&esp;&esp;“我名……”

&esp;&esp;“请中官禀告圣人,我等已知晓!”

&esp;&esp;车神塞刚想自报姓名,就被李瑄伸手打断,李瑄猜出袁思艺是谁了,没必要这种人一般见识,以免在关键时刻被咬一口。

&esp;&esp;历史上在天宝末年,宦官中发生变动,一名出生于华阴郡的宦官逐渐进入李隆基视野中。

&esp;&esp;这人就是袁思艺。

&esp;&esp;由于年轻美姿容,深谙阿谀奉承之道,非常受李隆基宠信,在天宝十四载,李隆基重分内侍省,设两位内侍监,正三品。

&esp;&esp;之前一直是高力士“知内侍省事”,掌管内侍省。

&esp;&esp;自此以后,高力士只是两名内侍监中的一位,另外一个自然是袁思艺。

&esp;&esp;李隆基宠信一个人的时候,是毫无道理可言的,这个疑心重的皇帝,总是做一些老糊涂事情。

&esp;&esp;宦官得势便猖狂,现在的袁思艺是这样,历史上的鱼朝恩、李辅国之流更是如此。

&esp;&esp;虽然袁思艺成了大宦官,拥有高力士一样的地位,但高力士乖巧谨慎,人皆喜欢;袁思艺骄狂倨傲,人皆疏远惧怕。

&esp;&esp;历史已经证明,袁思艺是彻头彻尾的小人。潼关被攻破的时候,高力士随着李隆基到成都侍奉,不离不弃。

&esp;&esp;袁思艺见势不对,以为安禄山能成为开国太祖,立刻跑去投靠安禄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