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他在听到“广陵省”三字时,就已心一缩,暗想:“我一个多时辰前才知道龙女的事,为什么这儿子也同步知道了?难道是府里也暗中养着炼丹士?又或与妖族勾结这样深?”
&esp;&esp;第396章 肋有龙鳞
&esp;&esp;这世界是真有异术,巫蛊魇镇祸端很深,为历代朝廷猜忌,而妖族更是大难事,皇子是龙种,在没有太子时想争嫡,虽不被允许,其实也是人之常情。
&esp;&esp;因此私下招募结交些人,甚至暗养了点私兵,皇帝都没有太严厉。
&esp;&esp;但招募术士,或私通妖族,唯有这二者,皇帝绝不能忍。
&esp;&esp;但因着还没掌握到证据,且齐王还需要与蜀王、鲁王两个儿子相制衡,皇帝没有立刻呵斥。
&esp;&esp;皇帝咽了一口唾沫,盯了齐王一眼,心里已下了决心,龙女这事,原本还想再商量一下,现在却是没必要拖下去了。
&esp;&esp;要是齐王进一步卷入,自己怎么收场,难道再杀一个儿子?
&esp;&esp;想到这里,皇帝面无表情,冰冷冷的说着:“你心不错,只是对治水与善后都是门外汉,有这心即可,倒不必非要出京。”
&esp;&esp;“罗裴治水有功,灾后治理的事,他亦在行,既说到了蝗灾一事,另选人不如还选他。”
&esp;&esp;说着,就说着:“罗裴!”
&esp;&esp;“臣在!”罗裴连忙出班叩拜。
&esp;&esp;“朕命你再为钦差,去所说三省去巡查下,并且当日治水,卿所奏报的蟠龙湖水府龙女于朝廷有功,有司也可拟封号上请于朕,可一差多办,省的繁琐。”
&esp;&esp;“臣等尊旨。”
&esp;&esp;不仅仅罗裴,太常寺主管祭祀,这种鬼神封号也是主管范畴,当下太常寺卿,以及少卿都出列应是。
&esp;&esp;一直没有出声的蜀王,不由一笑,他其实没有听到龙女秘事,但现在一听就知道里面必有大问题,要不这个哥哥,岂会冒着风险奏事?
&esp;&esp;现在被父皇打了回去,心中自然开心,看了一眼齐王,心里又暗暗警惕:“王兄的势力,果然在我之上。”
&esp;&esp;“我得努力加强才是,要不,许多事连知道都不知道。”
&esp;&esp;齐王哪晓得,自己不过是提了一下去巡查蝗灾,就不仅让皇帝将机会给了罗裴,还下了册封龙女的圣旨?
&esp;&esp;“早知如此……”他咬了咬牙,却又知道,就是早知,他大概也会忍不住,依旧会这样行事。
&esp;&esp;这样大的好处,就这样放弃了,实在是让他不甘心。
&esp;&esp;想到天眷的种种好处,齐王忍不住说:“父皇,其实儿臣……”
&esp;&esp;他想说自己其实特意了解过蝗灾的事,就算不能自己做主事,跟罗裴出去做副手也没事。
&esp;&esp;但皇帝却淡淡阻止了。
&esp;&esp;“好了!此事朕已决定了,不必再说!”
&esp;&esp;这一句,就直接冷硬下来。
&esp;&esp;官员都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,不敢眼睛乱开,可齐王就是觉得,此时很多人都在看自己的笑话。
&esp;&esp;作成年后就很少被父皇呵斥,在朝臣面前也很有些面子的齐王,皇帝这一声冷冷拒绝,虽不至于像扇了一耳光那样令他难堪,但也相差不远了。
&esp;&esp;更令齐王难以接受的是,殿中还有着蜀王、鲁王两个兄弟,他们此刻是什么表情,是不是在嘲笑他不自量力,自取其辱?
&esp;&esp;气氛稍显僵硬,但是继续下去,怕是就会越发令齐王尴尬。
&esp;&esp;一个齐王阵营的官员这时忽然出列:“皇上,外面贡士正在跪等,是否进行本届科举传胪?”
&esp;&esp;说话这人是鸿胪寺官员,虽是解围,却也理所当然,不引人注意。
&esp;&esp;皇帝立刻醒悟过来,点了下头:“是这样,传胪罢!”
&esp;&esp;又看了一眼文官前面此届会试正主考官钟凡之,这位大学士立刻出列,赵公公悄无声息下来,将圣旨双手奉上,但还捧着金册,这金册名单就长了,总有二百三十三个。
&esp;&esp;于是钟凡之双手拿着圣旨,直接走到殿门。
&esp;&esp;话说,二百三十三名贡士,已经跪的膝盖要肿了,却一动不敢动,而当大学生出来,所有人看到这一幕都精神为之一振。
&esp;&esp;钟凡之展开圣旨,朗声宣读。
&esp;&esp;“诏曰:承寿十八年四月二十日钦赐一甲进士及第三名,二甲进士出身七十名,三甲同进士出身一百六十名……”
&esp;&esp;由这位大学士宣读的,有具体名字,只会有四个人。
&esp;&esp;一甲的状元、榜眼、探花,这是进士及第。
&esp;&esp;而二甲则会被赐进士出身。
&esp;&esp;到了三甲,就是地位有些尴尬的同进士出身了,虽世人统称这三甲为进士,但一般士人只看重一甲二甲。
&esp;&esp;二甲头名是传胪,等着大学生宣读完,就会接过金册负责唱名,将这四人后的二甲、三甲,一一唱出,所以才叫传胪。
&esp;&esp;苏子籍在队伍前面,此时看似面色淡然,实际上因这气氛,也跟着有了些许的紧张。
&esp;&esp;在殿试那日,他受到干扰,也不知道所写文章,是否能够打动考官以及皇帝,得到状元之位。
&esp;&esp;这名头虽只是锦上添花,但能拿到,自然是好。
&esp;&esp;于是,在听到即将宣读一甲头名时,苏子籍也跟着屏气凝神。
&esp;&esp;“殿试一甲第一名……广陵省双华府苏子籍!”
&esp;&esp;成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