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上一次接到郡主的来信,还是半个月前。又等了几日,终于等来了郡主的亲笔信。
&esp;&esp;于崇不能动弹,李铁坐在床榻边读信。
&esp;&esp;“……刘恒昌领着两千人护送十万石军粮前去司州。这一战,边军不能输,朝廷输不起,北方百姓更输不起。”
&esp;&esp;“本郡主不能亲至司州,实在遗憾。不过,南阳军和亲卫军代表本郡主去了。本郡主相信,你们定能全力助边军打赢这一仗。”
&esp;&esp;“于将军受了伤,且安心养着。等刘恒昌到了司州,便将兵力都交给刘恒昌来掌管。”
&esp;&esp;读到这儿,李铁声音一顿,有些不甘地砸了咂嘴。
&esp;&esp;于崇瞪一眼过去:“便是我没受伤,也愿听刘统领调遣。你有什么不服的?”
&esp;&esp;李铁讪讪一笑:“我服,服得很。”
&esp;&esp;第560章 将至
&esp;&esp;再焦灼忧心边军战局,日子也得照常过下去。
&esp;&esp;姜韶华巡查了郦县后,又去了博望比阳叶县等几个重要的上县。今年巡查的重点,依旧是春耕和流民安顿。
&esp;&esp;这两年来,流民大批大批地涌入南阳郡,外来涌入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南阳郡原来的百姓。且流民们籍贯不同来自各地,生活习性也不尽相同,也因此闹出了不少事端。县令们治理民政,多了许多琐事。
&esp;&esp;好在一切都在可控范围之内,利远远大于弊。
&esp;&esp;转眼间,时间到了三月下旬。
&esp;&esp;陈长史特意来信催促:“郡主大婚之期将至,请郡主早日回王府。”
&esp;&esp;至少也该在成亲前试一试喜服吧!
&esp;&esp;姜韶华看完信后,莞尔一笑,对陈瑾瑜说道:“我们启程回去。”
&esp;&esp;“是该回去了。”陈瑾瑜笑嘻嘻地接了话茬:“郡主整日忙碌,我都怕郡主忘了即将大婚的喜事。”
&esp;&esp;姜韶华又是一笑,传令下去,隔日便率领众侍卫启程,顺便“路过”田庄,接未来的夫婿一同回王府。
&esp;&esp;两人一别就是两个多月。这两个月里,边军战事连连,战局胶着,姜韶华给朝廷上了三回奏折。崔渡也同样忙碌,忙过了春耕,还一直在培育适合北方栽种的杂交稻米种子。两人只互相通了一回信。
&esp;&esp;在众人眼里看来,这对未婚夫妻委实算不上如胶似漆情意绵绵,各自忙碌各自清醒。唯有到了一处,从郡主舒展愉悦的神情和长宁伯熠熠闪光的眉眼中,才能窥出两人的情意深厚。
&esp;&esp;“郡主,”崔渡习惯了称呼郡主,便是私下里还是习惯这么喊她,语气格外亲昵:“要不要在田庄住两日?”
&esp;&esp;姜韶华失笑:“今日已是三月二十八,离我们大婚之日还有八天。再不回王府,只怕陈长史冯长史都要恼了。还是回去吧!”
&esp;&esp;崔渡咧嘴一笑:“那就回王府。”